一部《人世間》爆火,也讓梁曉聲在《今夜有暴風雪》《年輪》等作品之后再次迎來“出圈”的文學關注度。其實,除了關注幾十年前的社會萬象和普通人的命運,梁曉聲的作品對當下時代的社會生活也格外關注。2022年4月,梁曉聲的現實主義長篇新作《中文桃李》由作家出版社推出。梁曉聲這次將目光對準了“80后”大學生這一群體,以自身在大學執教過程中與學生接觸的所見所聞為基礎,講述他們的理想和奮斗,也傾訴他們的苦悶與困惑,探尋自身成長與成就事業之路。
2000年,中文系新生李曉東和徐冉在去往大學的火車上初遇,小小的沖突后,彼此的印象都堪稱不佳。他和她都沒想到,這是一場漫長的纏綿抑或糾纏的開端。傳道、授業、解惑……大學里道理分明的為人處世,在象牙塔外卻陷入重圍。《傷逝》中涓生和子君的悲劇,難道真會以另一種形式上演?家鄉、省城、北京……人生軌跡的迂回曲折,無非是尋覓一方安居之地。總要等到奔波疲累后,才驀然發現: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選中人生之侶,即是選定命運。小說中的這對主人公畢業后和所有同學一樣面臨著留在家鄉小城市發展還是選擇進入大都市打拼的抉擇。北京城居不易,兩人不得不面對高房價、高物價和工作挫折的諸多挑戰,在職業理想和人生規劃之間努力尋找著可能之路……這是一部直面現實、飽含人文情懷的長篇扎實力作,不回避生活中的難題,也努力尋找出路。相信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群體會有共鳴。
已經年逾70的梁曉聲,這次向自己發出莫大挑戰:設身為一名“80后”小城青年,以第一人稱寫其大學生活、戀愛、友情、闖蕩北京、一次次成敗得失……作者與主人公在年齡上的代際鴻溝是不可避免的,但小說重在表現作者的諸多社會、文化思考,以及對于當代青年在理想與現實沖突時所作取舍的理解:某種虛幻的理想一如虛榮,毅然放下回歸現實,于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發掘生命的價值,實則更有意義。(記者 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