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是柏楊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紀念日。記者了解到,他的作品至今暢銷不衰,其中,《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全十部)精裝版售價高達1499元,但五千套高碼洋圖書僅僅用了6個月就全部銷售一空,東方出版社已經緊急加印三千套;柏楊曾歷時十年著述的《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也即將于6月底重裝亮相。
柏楊稱自己的創作生涯為:十年小說,十年雜文,十年鐵窗,五年專欄,十年《通鑒》。其實,“十年《通鑒》”遠不止十年。從20世紀80年代始,僅只把《通鑒》翻譯為白話文的工作,已然花費柏楊十年時光;兩岸開放交流后,終于獲得了更精密中國地圖的柏楊,又根據大陸當時最新的地理區劃,對《通鑒》今地名夾注進行了修訂,主持繪制了準確的、關于《通鑒》記載事件的歷史地圖,并著手用新的體例編纂新的《通鑒》白話讀本;到《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完稿,已是21世紀初。在柏楊看來,對《通鑒》的譯寫和評說,是“另一場新的文字生涯,書房成了囚房”。《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作為柏楊《通鑒》系列的最后力作,凝結了柏楊以往所有的對《通鑒》傾注的心血,《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也因此成為當代讀者閱讀《通鑒》、學習《通鑒》最簡易的白話讀本。(記者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