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增額壽榜單!內行人只推薦這三款!”“虎年保險榜單閉眼入,不踩坑!”“人生7張保單,你配齊了嗎?”……這些標題你看著是否眼熟?在朋友圈、小紅書、抖音,你是否經常刷到這樣的信息?
中國銀保監會日前下發通知,決定自2023年4月3日起部署開展為期3個月的保險機構銷售人員互聯網營銷宣傳合規性自查整改工作。近年來,隨著自媒體平臺的快速發展,流量大、成本低、互動性高的優點備受人們青睞,越來越多的保險代理人也熱衷于在各種自媒體平臺展業,一邊科普保險知識,一邊銷售保險產品。
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很多消費者對保險業務了解并不多,保險人和投保人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普遍存在。加上部分保險機構對銷售人員的營銷宣傳內容管控不力,炒作產品停售、隱瞞條款內容等情況時有發生。
不可忽視的是,一些保險銷售人員通過自媒體平臺發布的消息誤導消費者購買了不適合的保險產品。雖然短期內銷售人員的業績會大幅提升,但長此以往保險行業整體形象受損不可避免,整個行業都要為這種短視行為埋單。
對于保險銷售人員來說,在線上宣傳過程中,該如何確保合規操作?首先,保險銷售人員要真正認識到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在從業之初就要認真學習、研究相關政策信息、法律法規。在展業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和監管政策要求;不可為了流量和銷量隨意解讀或者歪曲保險產品提供的保障條款。
保險銷售人員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認真研究、學習自己所代理的產品。現在不少保險產品除了具有生命、財產和健康等保險傳統保障功能之外,也加入了投資功能,使得這些保險產品本身具有較高專業屬性。因此,保險銷售人員需要具有更多的金融知識儲備,才能將自己所代理的產品研究透徹,為投保人提供更專業高效的保險服務。
保險銷售人員還需要清醒意識到自己在互聯網上發布的與保險相關的信息,不只是個人的觀點與看法,也代表著其從業的保險公司或保險中介機構。為此,保險銷售人員應該遵循保險公司或者中介機構的統一規定與要求,不可任性隨意。
此次監管部門發文進行自查整改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保險機構銷售人員互聯網營銷宣傳的合規性,壓實保險機構管控的主體責任,防止銷售誤導,規范市場秩序,保護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而促進保險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可以肯定,隨著監管機構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保險營銷將向著更規范、更專業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