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高粱紅,又是一年豐收季。在今年9月23日(秋分)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安平鎮萬畝紅高粱顆粒飽滿待收獲,田野里呈現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圖為顆粒飽滿待收獲的紅高粱 馬學賢 攝
9月22日,記者在安平鎮萬畝高粱種植基地看到,沉甸甸的高粱穗壓彎了枝頭,火紅的高粱迎風搖曳,到處散發著陣陣高粱香。
據柘城縣渦河人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閆晨光介紹,高粱從播種、管理,到收獲、烘干、倉儲,基地采用全程機械化作業,相比傳統耕作模式,效率得到很大提高。閆晨光說:“播種時采用氣吸式播種,對株距、行距和種植密度精準控制,為高粱增產增收打下了基礎。”
該鎮以渦河人家種植合作社為依托,從趙油、河東、河西等10多村流轉土地兩萬多畝,種植“紅纓子”高粱。合作社與貴州茅臺酒廠等知名企業簽訂了訂單作業,每畝高粱收益1000多元,并吸納千余名群眾在合作社穩定務工,擴寬了當地群眾增收路。
“我們西李樓這些村土壤類型為黏質土壤,加上我們當地氣候適宜、降水充沛,很適合高粱種植。”安平鎮西李樓村黨支部書記侯正本說。
閆晨光信心滿滿地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預計產量最少得500公斤以上。我希望明年通過我們的努力達到一個更高產、高效、更高回報的一個成效。”(胡彥清 馬學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