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頭換面,變相回歸 超前點播,又要卷土重來
去年10月,視頻平臺集體取消超前點播服務,然而時隔不到一年,超前點播改頭換面又有卷土重來之勢。今年6月底,《夢華錄》開啟大結局點映禮,隨后《少年派2》《月升滄海》《沉香重華》《冰雨火》等熱播劇,紛紛上線不同形式的大結局點映禮。觀眾可憑積分兌換、抽獎贏取、付費購買等方式參加點映禮,而最核心的服務是名為“贈送”的大結局提前觀看券,這被解讀為超前點播的變相回歸。對此,有的觀眾大呼爽快,認為此舉是劇粉福利;有的觀眾則痛喊“被割韭菜”,聲討視頻平臺花式斂財。對視頻平臺而言,這既是如意算盤,也是困境重重之下的自救手段。
套路滿滿
(資料圖)
超前點播,讓觀眾又愛又恨。這是視頻平臺推出的會員增值服務,需要觀眾在會員付費的基礎之上,再增加費用提前解鎖后續劇情。去年,中消協發文批評視頻平臺的超前點播行為涉嫌損害會員權益之后,愛優騰三大長視頻平臺在2021年10月4日集體宣布取消超前點播服務。
時隔不到一年,超前點播經過改頭換面,又有卷土重來之勢。今年6月23日,騰訊視頻宣布推出《夢華錄》大結局點映禮,平臺通過邀請主演團隊開啟8小時接力直播,陪伴觀眾共赴大結局。雖然活動規則中注明只售賣點映禮觀看券,大結局觀看券為贈送,但顯而易見,能夠提前7天收看大結局才是對觀眾最有吸引力的地方。8月初,《少年派2》也在播出平臺開始出售“成長禮觀看券”,大結局提前觀看券同樣在名義上是贈品。在許多網友看來,這波操作相當于超前點播的變相回歸。
如法炮制的還有近期的熱播劇《月升滄海》。按照官方追劇日歷顯示,會員收看的收官日應為8月30日。而購買“升滄禮包”的用戶,則可獲得點映禮直播(含回放)觀看券和《月升滄海》第22集至29集觀看券,也就是在8月18日便能提前解鎖大結局。會員購買“升滄禮包”可以通過積分兌換、抽獎贏取或花18元購買。但是其中積分免費兌換每日限量1萬份,每位會員的抽獎機會也僅有1次,最方便的途徑還是付費購買。非會員購買禮包則要花費40元,禮包內容除了點映禮直播和觀影券外,還包含騰訊視頻的月度會員。有網友指出,這種經營模式不僅是變相的超前點播,還有捆綁式消費的套路。
據公開數據顯示,《夢華錄》點映禮的預約人數近80萬,《月升滄海》點映禮的預約人數超過百萬。如果以人均18元的收費標準,這兩部劇點映禮的收益都在千萬元以上。
與此同時,《沉香如屑·沉香重華》也將在9月2日晚上線大結局收官禮,原本于9月7日正式上演的大結局,可以提前一周觀看。《冰雨火》也開啟了大結局收官禮預約,會員可通過抽獎免費贏或18元直接購買禮包,于9月7日提前解鎖大結局。但很多網友對此表示被氣到,“懸疑劇搞超點?你沒事兒吧?”
平臺自救
超前點播的始作俑者,是2019年播出的爆款古裝劇《陳情令》。它在收官之前,推出以30元的價格提前收看大結局5集內容的超前點播服務。《陳情令》的超前點播人數高達520萬,視頻平臺最終憑此增收1.56億元。2019年底播出的《慶余年》,其超前點播收入高達1.45億元,增收效果同樣令人咋舌。這引得其他劇集紛紛效仿,超前點播一度如火如荼。
這種雙重收費模式,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被斥為“野蠻收費”“連環套”。早在《陳情令》宣布推出超前點播不久后,就出現過“拒絕陳情令點播”的微博熱搜話題。2019年,吳聲威律師對愛奇藝的超前點播模式提起訴訟,稱其損害了自身的會員權益。最終法院以愛奇藝單方面更改用戶協議為由判決吳聲威勝訴,但同時也表示,視頻平臺超前點播的商業模式并不違法。
雖然不涉及違法,但視頻平臺超前點播的行為已被詬病頗多。去年,中消協直接發文就此點名批評,愛優騰三大長視頻平臺隨即取消了超前點播服務。愛奇藝CEO龔宇對此回應:“取消超前點播并不是因為受到了外界的壓力,更多的是VIP會員的消費心理影響了我們的最終決策。”
觀眾對于超前點播是抱有不同心態的。在許多熱播劇的彈幕中,都能夠看到那些“求劇心切”的呼聲,“我要花錢”“請給我一個花錢的機會”。當視頻平臺以大結局點映禮的方式讓超前點播變相回歸后,許多觀眾都表示大快人心,將其視為劇粉福利,二話不說便買下大禮包套餐,一口氣看完大結局。在粉絲看來,超前點播相當于“給男女主角隨份子錢”。也有觀眾指責視頻平臺花式斂財、吃相難看,超前點播實則損害了付費會員的既有權益。
近日,《中國消費者報》收集了近8000份調查問卷,就業內普遍關心的“付費直播大結局”、內容付費等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顯示,70%以上用戶愿意為優質內容買單,1—3個月成為最受用戶歡迎的購買周期;在提前告知用戶規則的前提下,59.14%的用戶希望平臺能夠分層級付費,消費需求呈現細分趨勢;有近60%的用戶表示愿意為直播、番外、彩蛋等自己喜愛的IP衍生內容付費。根據這份調查可以看出,用戶對內容付費有著較強的自主意愿。但怎樣引導用戶合理消費、應當推出怎樣的付費方式、制定適宜的價格區間,這也是需要視頻平臺通盤考慮的問題。
站在視頻平臺的角度,他們急于開啟超前點播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作為長視頻三巨頭的愛優騰,歷經十余年發展,仍處于常年虧損的狀態。優酷總裁樊路遠甚至去年在網絡視聽大會發出感慨,“我們這三家什么時候能盈利?如果按現在的生存環境看,‘指日可待’是癡心妄想。”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版權劇價格高昂是制約視頻平臺發展的重要因素。“版權劇一集采購價格200萬元起,獨播劇價格可能高達600萬元至800萬元一集。”而這個價格,仍在連年增長。
如今視頻平臺的盈利模式主要還是靠廣告和會員。廣告在視頻平臺已經到了見縫插針的程度:片頭廣告、中插廣告、貼片廣告、小劇場廣告……而會員規模在進入“億級俱樂部”之后,其增量已難有大幅度上漲,只能靠提高會員費用實現增收。去年,各大視頻平臺的會員收費都有了普遍性的上漲,漲價幅度在20%到50%不等。
長視頻平臺的競爭,短視頻平臺的崛起,讓愛優騰重新找到了超前點播這個增收靈藥。它們頂著輿論壓力,也要讓超前點播重新回歸,這大概是視頻平臺為數不多的自救手段了。(劉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