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會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劉易斯模型_劉易斯模型是哪本書,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劉易斯模型是哪本書?
劉易斯:二元經濟模型的提出
劉易斯《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這篇文章的發表標志著二元經濟模型超越了思想階段而形成為一種具有嚴格內部一致性的經濟學理論。但這一理論也招致了激烈的批評。1961年和1964年拉尼斯(G.Ranis)和費景漢(J.C.H.Fei)發表論文對劉易斯理論的不足之處進行了改進,使其更加準確和合理,形成為一個涵蓋面更廣的經濟發展理論體系。學說界通常把二元經濟模型稱之為劉易斯-費-拉尼斯模型。
劉易斯二元經濟模型分為幾個階段?
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發展模式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勞動力無限供給階段,此時勞動力過剩,工資取決于維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二是勞動力短缺階段,此時傳統農業部門中的剩余勞動力被現代工業部門吸收完畢,工資取決于勞動的邊際生產力。由第一階段轉變到第二階段,勞動力由剩余變為短缺,相應的勞動力供給曲線開始向上傾斜,勞動力工資水平也開始不斷提高。經濟學把聯接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交點稱為“劉易斯轉折點”。
1972年,劉易斯又發表了題為《對無限勞動力的反思》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劉易斯提出了兩個拐點的論述。當二元經濟發展由第一階段轉變到第二階段,勞動力由無限供給變為短缺,此時由于傳統農業部門的壓力,現代工業部門的工資開始上升,第一個轉折點,即“劉易斯第一拐點”開始到來;在“劉易斯第一拐點”開始到來,二元經濟發展到勞動力開始出現短缺的第二階段后,現代工業部門的迅速發展足以超過人口的增長,該部門的工資最終將會上升。此時,第二個轉折點,即“劉易斯第二拐點”開始到來。
顯然,“劉易斯第一轉折點”與“劉易斯第二拐點”的內涵是不同的,都具有標志性的象征意義,前者的到來為后者的實現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條件,但后者的意義是決定性的。對照“費景漢—拉尼斯模型”中的三階段劃分,該模型中從第一階段轉化到第二階段的過渡點即為 “劉易斯第一拐點”,該模型中從第二階段轉化到第三階段的過渡點即為“劉易斯第二拐點”。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