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麗友雙標事件的影響
今年3月份,有網友爆料稱,好麗友宣布在中國等市場漲價,而其他國家不漲價,以抵消其原材料上漲成本;同時爆料還稱,好麗友存在配料雙標問題,在韓國和在中國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同。中國市場產品為代可可脂,韓國市場產品為可可粉。隨后,“好麗友漲價”“雙標”等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輿論關注。
對于配料問題,好麗友方面表示,網絡上質疑配料雙標的證據是網友翻譯的一份中韓好麗友派配料對比表,但這份配料對比翻譯并不準確,且原料對比錯誤。好麗友制定了全球統一的質量標準,各個國家好麗友·派涂層部分所用配料中可可粉、可可液塊、奶粉、油脂(代可可脂)等,原料型號、標準完全一樣,甚至部分供應商也完全相同,不存在所謂雙標問題。
天貓上的“orion好麗友旗艦店”暫停運營。該店于12月23日下架店鋪所有產品,于12月24日暫停運營。公告稱,之前產生的訂單繼續發貨,但時效無法保證,建議申請退款。在店鋪關閉之后,如果需要退貨或退款,請于1月中旬之前聯系,會通過在線客服回復消息處理。據了解該店鋪客服稱閉店并非產品出現問題。
好麗友雙標事件與公共管理的聯系
好麗友的品牌公關也是令人匪夷所思。面對網友的質疑和接踵而來的聲討,及時回應固然重要,但僅拿一張備忘錄截圖作為聲明實在是過于敷衍,作為一個國際食品品牌,連基本的公關都沒有做到位,到底是內部管理問題還是根本就不重視消費者?更諷刺的是,好麗友對外宣稱其經營理念為“顧客至上”,但其所作所為卻全然未見把顧客的體驗感和消費權益放在第一位,種種行為不但使其丟了客戶,也失去了在中國的品牌聲譽。
關鍵詞: 好麗友雙標事件 好麗友雙標事件與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