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生百態,刻畫醫生群像
醫療劇終于回歸“怎樣治病救人”
近日,楊冪、白宇主演的醫療情感關懷劇《謝謝你醫生》開播,該劇以大量的代表性醫療案例展現人間百態,聚焦醫生群體,探討和剖析治病救人過程中醫生的職業道德、醫學倫理等問題,試圖用更深的視角來展開醫療劇的創作。今年有多部醫療劇播出,這些劇的共同點是在敘事上更注重現實表達,在醫療主題探索上視角更開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創作格局逐步打開
《謝謝你醫生》聚焦的是急診科醫生群體,他們以患者需求為先,拯救一個個急重癥病人的同時,也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和理解,并幫助患者和家屬重建生命的希望。這部劇在一個個具有代表性的醫療案例中,大量穿插討論醫生、患者和家屬之間復雜的情感關系,以醫院一隅的悲歡離合和人情冷暖,折射社會百態。
劇中,楊冪飾演的肖硯是技術精湛的“萬能醫生”,上班是雷厲風行、關愛病人的醫生,對醫學有一種純粹的熱愛;下班是騎摩托飆車、情感經歷神秘的“御姐”。白宇飾演的白術,才華橫溢,技術精湛,但是自命不凡,做事固執,認為冒險才會有奇跡,才能給病人帶來生的希望,在急診科與眾人并肩戰斗的過程中,他逐漸認識了真正的自己。
在男女主角彌補性格瑕疵、實現個人成長以及愛情關系的構建主線之外,該劇的副線就是像珠子一樣串起來的幾十個醫療案例。這些案例折射社會百態,呈現疾病背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豐富多樣化的人間真實;這些不同的案例也展現著醫生群體職業理念的沖突與磨合,以及“醫人也要醫心”“醫學是科學也是人學”的溫情價值觀表達。劇中有幾個患者的故事感人肺腑:罹患尿毒癥的8歲小女孩的背后,有父親出于愛的善意欺騙;后顱窩出血導致18歲的男孩失去生命,他的母親走不出來,不斷地苛責自己,肖硯和白術用善意的謊言讓家屬釋懷;對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缺乏耐心的兒子,在醫生的勸說下更加珍愛老人。有的案例則呈現醫患矛盾的復雜,比如游本昌飾演的語言學家陳老在白術的勸說下選擇手術,卻在醫院的病床上為了完成著作意外離世,他的孫子要走法律程序,白術堅持不道歉,病人遺孀選擇理解,事情得以平息。術后醫療責任的歸屬問題非常復雜,這種事件的發生給醫生、患者帶來很大沖擊,也引發觀眾思考。
劇中,肖硯堅信“醫學歸根到底是人學”。在醫院的復雜環境下,面對疾病也面對人性的美與丑、善與惡,她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對病人充滿耐心和關懷。除了病癥,作為醫生的她也關注病癥背后的人,“醫生面對患者的使命就是陪伴他們,戰勝疾病,戰勝死亡”。劇中的很多案例都在說明,如果醫患、家屬之間多一些包容和換位思考,很多矛盾、糾紛就不復存在。“醫人也要醫心”“醫學是科學也是人學”觀念的傳達,呈現了醫療劇越來越大的創作格局。
題材類型更加豐富
上個月剛播完的《親愛的生命》,主要講述醫院婦產科醫生們的工作日常,他們救治了各種各樣的病患,也見證了千奇百怪的人生故事。《親愛的生命》在有關疾病、生育的故事講述中,營造出相對輕松的氛圍,同時也聚焦女性生育過程中的各類問題,比如懷孕基因檢測、產后抑郁調節及各類女性疾病等,有專業知識的科普,也有情感關懷的傳遞。
今年口碑很好的一部醫療劇是《關于唐醫生的一切》,這部劇關注心臟醫療領域,選取28個心臟外科真實病例,以心外科醫生唐佳瑜的視角展開,聚焦一線醫護人員的真實工作和生活狀態,探討醫生的職業倫理、醫患關系等議題。該劇節奏快、案例多、手術呈現專業又逼真,不忌諱行業弊病,不回避社會現實,用真情傳遞醫者仁心,從心靈上溫暖治愈觀眾。
今年的多部醫療題材劇都引發關注。同時在播的還有一部呈現老中青三代醫護工作者“醫者仁心”的精神風貌以及中醫藥文化、中西醫結合創新診療的醫療劇《促醒者》。該劇融合了懸疑劇情,風格更獨特。
待播的醫療劇中,還有講述一批年輕120急救醫生拯救生命的《奔跑吧急救醫生》,以基層社區醫院為故事背景,講述生活與生命交織故事的《我家的醫生》,講述解決鄉村醫院運營和病患救治等諸多問題的《我可能遇到了救星》,呈現當代心外科、心內科醫護工作者和病患群體真實狀態的《赤子之心》等劇,題材類型更豐富。
可以看出,當下的醫療類型劇的創作視角越來越豐富,聚焦的醫生群體越來越具體、多元化,探討的問題也逐漸寬泛。作為強類型劇,醫療劇總是能推陳出新,尋找更加新穎的表達,同時大部分劇也擺脫了“披著職場劇外衣談戀愛”的創作套路,敘事模式上開始注重醫療職場專業性、現實人文關懷和人性表達,走上了貼近當下時代、以寫實手法傳達力量與溫度的創作道路。(記者 師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