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猶太城》,闊別華語樂壇10年的韋唯回來了,不過這一次,她不是拿著話筒唱歌,而是成為這部央華戲劇史詩舞臺劇中猶太城美善的象征——“夜鶯”哈亞。在哈爾濱大劇院首演的舞臺上,她從怯生生地說“我可以要一雙鞋嗎?”到用一首首猶太人的歌溫暖彼此,伴隨著“漫天閃耀星空下”的旋律,這位經歷了“向死而生”的女歌手與劇中的哈亞彼此映照,重生歸來。
10年前暫別歌壇
演后談環節,韋唯毫不避諱自己10年來遠離舞臺休養身體的經歷。而《猶太城》于她而言,是愛的喚醒亦是心靈的重生。
【資料圖】
10年前,韋唯因身體原因放棄事業。“以前,我經常是一天趕三場演出,但就在48歲那年身體出了狀況,而且問題越來越多,那時我想如果再不停下的話,會出更大的問題。”休養后,走進《猶太城》劇組,“開始時我很擔心,不知道自己的身體能否勝任”。
拿到劇本的時候,韋唯稱自己的眼淚嘩嘩往下流。“這個劇本中表達的那種求生,同我休養時的每一天何其相似。”
韋唯說,如果說這次回來,還有什么能激發她的靈感,那就是對生活的感悟。
劇本與自身經歷高度重合
同身患漸凍癥的國際級女歌手席琳·迪翁有著類似的經歷,對于這位因身體原因暫別歌壇的女歌手,韋唯惺惺相惜。“這幾十年我總是被人說唱得還不夠高,我是一個女低音,每一次唱高音都是用生命在貫通,所以我太理解席琳·迪翁。”但韋唯是幸運的,治療康復后,她遇到了《猶太城》。
“我碰到了這群熱情的人,所有人都鼓勵我。此外,看到劇中合唱團的小朋友,就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我從業已經40多年了,后來的十幾年已經越來越難被感動,包括自己唱的歌也是如此。但是這一次,這個劇本最打動我的也是和自己經歷的高度重合,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眼淚?”
藝術需要在愛的環境下滋養
現實中的哈亞是猶太城中唯一的幸存者,劇中的韋唯直到謝幕時仍止不住眼淚。“這個戲就好像是給了我來傳遞力量的機會,正如當年的《亞洲雄風》,上天給了我這樣的經歷和嗓子,然后讓我閱歷一切,再回來傳聲。我感受到所有的人都想吶喊,所有人的心里都憋著一種感受,而這個感受需要化作一種能量正面傳遞出去。演這個戲,我的身體迅速好起來,這證明藝術是需要在愛的環境下才能夠滋養的,就像鮮花一樣,需要用愛來澆灌。”(記者王曉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