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情人節的來歷是什么?
西方情人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在古羅馬時期,公元三世紀時,修士瓦倫丁(Valentine)所在的神廟就在古羅馬暴君克勞多斯(Claudius)的皇宮附近,羅馬人非常崇敬這位修士,經常聚集在他的神廟里他的祈禱。
由于古羅馬的戰事頻仍,克勞多斯征召強令大批年輕男子去前線作戰,而小伙子們不忍與情人分開,克勞多斯十分生氣,立即頒布了一項命令,在戰爭期間不許舉行婚禮,已訂了婚的立即解除婚約。
國外情人節有什么風俗?
不同時代,過情人節的習俗有所不同。其中從1837-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內。花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一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吻合。幾天后,如果這春枝上的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后子孫滿堂,闔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