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包
包、幀、數據包、段、消息
以上五個術語都用來表述數據的單位,大致區分如下:
包可以說是全能性術語;
幀用于表示數據鏈路層中包的單位;
數據包是 IP 和 UDP 等網絡層以上的分層中包的單位;
段則表示 TCP 數據流中的信息;
消息是指應用協議中數據的單位。
每個分層中,都會對所發送的數據附加一個首部,在這個首部中包含了該層必要的信息,如發送的目標地址以及協議相關信息。通常,為協議提供的信息為包首部,所要發送的內容為數據。在下一層的角度看,從上一層收到的包全部都被認為是本層的數據。
在包交換網絡里
包(Packet):在包交換網絡里,單個消息被劃分為多個數據塊,這些數據塊稱為包,它包含發送者和接收者的地址信息。這些包然后沿著不同的路徑在一個或多個網絡中傳輸,并且在目的地重新組合。[1]
名詞解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系統互聯)模型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定義的標準,它定義了一種分層體系結構,在其中的每一層定義了針對不同通信級別的協議。OSI模型有7層,1到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OSI模型在邏輯上可分為兩個部分:低層的1至3層關注的是原始數據的傳輸;高層的4至7層關注的是網絡下的應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