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病人怎么護理?
1.插鼻飼管
部分癱瘓病人通常可伴有吞咽肌功能障礙的現象,這類病人由于無法自主進食,因此需要采取插管鼻飼的方式進行營養支持,每次鼻飼后,應當應用溫開水進行沖管,以免鼻飼液積存變質,引發消化道感染。
2.定期翻身
癱瘓病人往往伴有長期臥床的現象,由于這類病人骨隆起處長期受壓,因此容易引起局部組織的壞死、感染,形成褥瘡。屆時需要專人定期幫助病人翻身,必要時需安置防壓瘡墊,繼發感染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注射用頭孢他啶、注射用頭孢西丁鈉等抗生素藥物治療。
3.幫助咳痰
咳痰不便者,還需要護士、家屬定期采取拍背幫助病人咳痰,以免痰液聚集過多,引發墜積性肺炎,有條件者還可應用排痰機幫助排出痰液。
癱瘓老人最多能躺多少年?
癱瘓在床的病人是生存期大概是3-5年,但是具體能活多久也要取決于很多的因素。
其中最關鍵的是患者癱瘓在床的護理情況,還有是否存在著嚴重的并發癥,還有癱瘓的病人的基礎疾病控制的是否穩定,都影響患者的預后。其中又以癱瘓在床的急性并發癥對于患者的預期的預后影響是最關鍵,比如患者存在著進食困難,就容易出現誤吸,還有就是營養狀態不好,患者可能就會導致出現墜積性的肺炎、吸入性的肺炎的問題,患者存活的時間可能就會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