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主流聲音、明星陣容強大、藝術(shù)水準一流的新主流大片,成為電影國慶檔的最強音。三部主旋律電影《萬里歸途》《平凡英雄》《鋼鐵意志》均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在現(xiàn)實題材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深入進行類型化的嘗試,被業(yè)界稱為“新主流大片的突破”。這其中以張譯、王俊凱、殷桃等領(lǐng)銜的《萬里歸途》為代表,影片展現(xiàn)了撤僑路上的驚險時刻與感人瞬間,揭秘撤僑背后外交官的不懈努力,實現(xiàn)口碑和票房雙贏,可謂新主流大片成功講述中國故事的例證。
什么叫新主流大片?著名電影學者饒曙光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表述,從《智取威虎山》開始,到《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戰(zhàn)狼》系列以及《長津湖》系列,這些頭部大片被稱為“新主流大片”。在表達主流價值觀的同時,這些影片在市場層面也獲得了主流地位。
(相關(guān)資料圖)
電影界廣泛認同“新主流大片”概念的時間點,一般認為是在2016年。2016年11月17日,電影界相關(guān)專家學者在中國電影資料館組織了“關(guān)于新主流大片的研討”,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陳旭光、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影視所副所長趙衛(wèi)防等電影界專家學者出席。當時,《湄公河行動》剛剛上映。在這次專題研討會上,陳旭光解釋了“新主流大片”的含義:首先,是主旋律題材,充滿正能量;第二,貼近大眾文化性,故事性、戲劇沖突性強。
其實,早在2010年,齊魯晚報記者在相關(guān)評論中就提出了與“新主流大片”概念基本相同的“新主流電影”概念,提出的契機是電影《唐山大地震》的上映。
電影《唐山大地震》2010年7月22日公映,記者提前十余天參加影片在唐山舉行的首映,于2010年7月14日在齊魯晚報刊發(fā)“新片放眼瞧”專欄評論《中國新主流電影的誕生》中明確提出,“《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為中國的新主流電影確立了樣板:表達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藝術(shù)水準在高位上,有觀眾的認可和不錯的票房。”這篇評論指出,“《唐山大地震》用商業(yè)大片的做法(保證好看),用一個家庭的親情史詩(個體性),敘述了一個民族的公共傷痛(歷史性),在歷史性和個體性的闡述之間達到了一種平衡。這是大手筆的做法,也標志著中國新主流電影的誕生。”
不管是從《智取威虎山》開始,還是從《湄公河行動》開始,抑或從《唐山大地震》或者更早一點的《建國大業(yè)》開始,正如著名電影學者饒曙光所言,新主流電影的特征還是非常鮮明的,即借鑒類型片的敘事策略,以更多的視聽奇觀和特效滿足觀眾對于現(xiàn)代電影視聽的需求,同時以個性化的視點與最大層面的觀眾達成良性互動,達成最大限度的共情、共鳴、共振,建立起共同體美學。
如果將《建國大業(yè)》《智取威虎山》《唐山大地震》作為新主流大片或新主流電影的嘗試,以《湄公河行動》為正式開端的新主流大片,在中國故事的講述上,還是呈現(xiàn)了幾個不同的階段。其一,帶有“異域奇觀”表述特點的新主流大片,比如《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戰(zhàn)狼》系列等;其二,經(jīng)典敘事新表達的新主流大片,比如《長津湖》系列;其三,個體價值與國家使命充分融合的新主流大片,比如《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xiāng)》《我和我的父輩》《中國機長》《攀登者》《奪冠》等。十余年來,新主流電影、新主流大片本身的表達形式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多元化發(fā)展,表達形式也越來越豐富。
這個國慶檔的《萬里歸途》《平凡英雄》《鋼鐵意志》,相對于以往的新主流大片,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一些類似的元素存在。比如,三部影片都有真實的原型故事,這與經(jīng)典敘事新表達或者將個人價值與國家命運充分融合的以往創(chuàng)作有類似的地方。比如相對于《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戰(zhàn)狼》系列,《萬里歸途》大部分時間里有典型的“異域奇觀”呈現(xiàn)。比如《平凡英雄》的拯救之路,在結(jié)構(gòu)上也類似于《中國機長》。
但相對于以往的新主流大片,《萬里歸途》《平凡英雄》《鋼鐵意志》還是呈現(xiàn)了非常可貴的新變化,類型片的敘述策略被充分運用,實現(xiàn)了新主流大片的多元化表達。
《萬里歸途》中,張譯和王俊凱飾演的外交官深入槍林彈雨的異國小城,帶領(lǐng)同胞徒步穿行沙漠戈壁,踏上危機四伏的撤僑之路。不同于以往新主流大片里的英雄主義,更不同于好萊塢類型片里的孤膽英雄,《萬里歸途》的外交官英雄形象手無寸鐵,運用勇氣和智慧,排除萬難帶同胞回家,137分鐘的生死之旅令人手心冒汗。
《平凡英雄》是繼《烈火英雄》《中國機長》之后,“英雄系列”的第三部影片。影片根據(jù)“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斷臂男孩”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場歷經(jīng)8小時、跨越1400公里的生命接力奇跡。影片最為鮮明的特點就是運用了類似紀錄片的敘述策略,電影里扣人心弦的每一幕都曾真實發(fā)生過,每一位出現(xiàn)過的角色也都能在現(xiàn)實中找到原型。
《鋼鐵意志》改編自真實歷史,展現(xiàn)了新中國第一爐鐵水誕生的過程。影片致力于展現(xiàn)集體主義的力量。不少觀眾表示,透過那段難忘的煉鋼歲月,他們看到了新中國如何在百廢待興的艱難困境中突破與成長。在個體價值與國家使命充分融合的新主流大片的名單里,最新的《鋼鐵意志》也足夠精彩。(倪自放作者系山東省簽約藝術(shù)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