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影視銳評】
近日,主旋律影視作品贏得口碑和市場雙豐收。講述基層干部工作現狀的電視劇《縣委大院》播出,獲得收視率破2的好成績。作品劇情貼近現實、演員表現自然,很多公務員觀眾評論“追劇如同沉浸式上班”。塑造脫貧攻堅戰線人物群像的電視劇《山河錦繡》直播關注度連日占據榜單首位,網友留言說“讓人有笑有淚、回味無窮”。電影《萬里歸途》總票房突破15億元,連續多日穩坐單日票房冠軍寶座,“燃”“緊張刺激”成為觀眾評論的關鍵詞。
近年來,主旋律影視創作迎來一波又一波播出上映高潮,一批優秀作品進入觀眾視野,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審美體驗。電視劇《人世間》《超越》《大山的女兒》《幸福到萬家》《獅子山下的故事》《大考》《縣委大院》,電影《峰爆》《萬里歸途》《鋼鐵意志》等,從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尋找鮮活素材,在敘事結構、藝術手法等方面持續創新,用生動的劇情打動觀眾、引發共情,為主旋律文藝創作生產提供了“破圈”方法論。
近期涌現的優秀作品在主旋律表達的銳度上犁開新天地,創造了現實主義反映生活的新高度。矛盾沖突是影視作品重要的敘事動力。但一直以來,部分創作者對主旋律創作存在誤解,認為其反映現實難免片面化,聚焦社會矛盾難免膚淺化,導致某些作品藝術性與思想性大打折扣。而近期的主旋律作品在呈現人與人、人與集體、人與時代、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時,以思辨性作為支撐,敏銳洞察,清晰判斷。電視劇《麓山之歌》一開頭,就告知觀眾有著超過70年悠久歷史的龍頭企業麓山重工面臨連年虧損的困境,集團內超6000名工人、相關企業近萬名職工不知該何去何從。整部電視劇的敘事核心便出現了——主人公對重工主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與科研工作者一道解決“卡脖子”難題。和《麓山之歌》相同,《風吹半夏》打動觀眾的一個關鍵點也在于在真問題上做文章、寫故事、演劇情。為了幫助許半夏拿下灘涂,童驍騎和陳宇宙污染了灘涂,這既損害了當地居民的利益,也間接造成了陳宇宙患上肺癌的結局,成為許半夏半生的心病。這些困境與矛盾,最終順應著時代發展,具象化為劇情發展的重要事件,讓觀眾在理性的敘述中獲得真切體認。
當然,優秀的作品不應止步于充當現實問題的照相機,還可以通過創作者的主觀把握和劇情的生動反映,改變觀眾的固有觀念,為推動社會進步發揮積極作用。創作者雖然以冷峻視角揭示問題、設置矛盾,描摹生活中的粗糲和磨難,卻沒有將創作的立意局限于此,而是通過講述人物不放棄為生活拼搏奮斗的努力,用藝術智慧編織溫暖勵志的劇情,疏導情緒,化解沖突,積聚力量。《縣委大院》先對光明縣面臨的稅收問題、數據問題、環保問題“三大問題”抽絲剝繭、細致分析,然后再將基層干部在其中艱難破局的過程娓娓道來。比如為了給縣里爭取資金補助的機會,梅曉歌和艾鮮枝冒著大雨攔下省農業廳郭廳長的車。《鋼鐵意志》里,趙鐵池帶領著鋼鐵工人克服鋼鐵廠的高爐被日本人惡意損毀、國民黨潛伏特務伺機搞破壞等各種障礙,經歷了戰友、工友犧牲,最終兌現了“以生命為熔爐,一定要造出最堅硬的鋼鐵”的誓言。在這些作品中,往往是一個矛盾接著一個矛盾,主人公解決了一個矛盾之后還來不及高興,新的矛盾又來了。主人公沒有過度的主角光環,也沒有開掛的金手指,更多是靠勇氣、毅力和智慧化解矛盾、彌補不足,傳達出向上向善的力量,顯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人格: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總而言之,近期涌現的優秀主旋律作品秉持發展理念,抓住核心問題,表現潛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深層矛盾,再用春風化雨般的情感力量化解這些困境和問題。這種直面現實的力度、積極進取的溫度,體現出創作者在戲劇設計上的高明、創作態度上的嚴謹、藝術理念上的創新,使觀眾耳目一新,為主旋律影視創作書寫中國之智、中國之治、中國之制、中國之志探索了有效路徑。
(作者:王海云,系民進中央青工委委員、民進北京出版傳媒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