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偏好可以分為哪些動機?
①交易動機。即為應付日常交易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這一貨幣需求量主要決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數量越大,所需貨幣數量越多。
②謹慎動機。即為預防意外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這一貨幣需求量主要決定于個人對意外事件的看法,但從整個社會來看,同收入是密切相關的。
③投機動機。即人們為抓住有利的購買生利資產的機會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生利資產如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價格隨利率升降而向相反方向變化,因此,利率低,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大,利率高,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小。這一貨幣需求量取決于利率的高低。在利率極高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等于零,而當利率極低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將是無限的。也即是說,由于利息是人們在一定時期放棄手中貨幣流動性的報酬,所以利率不能過低,否則人們寧愿持有貨幣而不再儲蓄。這種情況被稱為“流動性偏好陷阱”。
流動性過剩指的是什么意思?
所謂流動性過剩(Excess Liquidity)是指過多的貨幣投放量,這些多余的資金需要尋找投資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資過熱現象,以及通貨膨脹的危險。簡單地說,就是貨幣當局貨幣發行過多、貨幣量增長過快,銀行機構資金來源充沛,居民儲蓄增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