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市場五一檔(4月29日-5月3日)正式收官,檔期總票房達到15.19億元,位列影史同檔期總票房第三位,比2019年五一檔的15.27億元略遜一籌,不敵2021年同檔期的16.7億元,本檔期票房成績雖未遠超預期,但電影市場逐步回暖。
【資料圖】
今年五一檔18部影片扎堆上映,再次出現了“雙強頂流”領跑的趨勢,強類型片《長空之王》《人生路不熟》票房齊頭并進,均破5億元,愛情片《這么多年》票房破2億元。
喜劇和主旋律片強勢
今年五一檔的18部新片,覆蓋喜劇、動作、愛情、災難、犯罪、動畫等多種類型電影。檔期首日3.1億元票房,比2019年同期的6億元、2021年的4.5億元都表現略差,但隨后兩日穩住了票房,最終達到檔期日均超3億元的成績。
五一檔票房預售中,主旋律動作大片《長空之王》、公路喜劇片《人生路不熟》、愛情片《這么多年》位列前三領跑;截至4月29日17時,檔期總票房突破3億元,《長空之王》票房近1億元,《人生路不熟》票房6000多萬元,《這么多年》票房4000多萬元;而到了5月2日15時檔期總票房突破12億元,《人生路不熟》單日票房逆襲《長空之王》,累計票房突破4億元,開始與《長空之王》齊頭并進。愛情片《這么多年》票房增速開始放緩。
從《長空之王》《人生路不熟》《這么多年》占據絕大部分檔期票房可以看出,市場定位明確、作品賣點鮮明的強類型片勢頭最盛,最容易吸引觀眾走進影院。《長空之王》帶領觀眾走進戰機列裝背后神秘而特殊的空軍試飛員群體,看點是中國最先進、性能最卓越的戰斗機,影片展現出更具專業性和工業化水準的制作能力。《人生路不熟》雖然口碑不高、爛梗被吐槽,但作為檔期唯一的強類型喜劇片,最終強勢逆襲,再次展現喜劇片是大檔期剛需的影市特點。《長空之王》《人生路不熟》來自同一家主要出品方,兩部影片同臺競爭,也側面證明主旋律大片與喜劇片,是大檔期強需求又互補的電影類型。
票房失利作品缺乏賣點
五一檔期18部新片扎堆上映,但總體來說,高質量、強賣點影片不多,賣點明確的影片能夠賺取關注,沒有超強賣點的作品被市場淘汰。
五一檔除了《長空之王》《人生路不熟》《這么多年》,其他十多部影片票房成績都不敵4月20日就上映的《灌籃高手》。《灌籃高手》雖然排片空間有限,但在五一檔收獲1.4億元票房,累計票房超6億元,檔期票房排第四。從五一檔新片《檢察風云》《驚天救援》《長沙夜生活》《倒數說愛你》等作品的票房失利來看,除了檔期排片競爭格外慘烈,這些新片缺乏看點和賣點是最大原因。
《檢察風云》《驚天救援》都是港片導演的作品,前者把港式商業犯罪片和職場片糅合在一起,作品類型模糊,而且脫離刑事案件辦案現實,被觀眾批評和吐槽。后者在同類消防員題材中不出彩,演員陣容不夠吸睛,兩部影片票房慘敗都有很明確的原因。口碑較高的《長沙夜生活》更是票房慘敗,上映7天票房只有1330萬元。該片是導演張冀的“煙火電影”“療傷治愈電影”,為五一檔期提供了不同類型和內容主題的作品選擇,影片詩意十足,但觀眾不買賬。《長沙夜生活》雖然打出的是一套“電影+文旅”組合拳,但這種治愈系拼盤電影沒有明確的類型賣點和看點,觀眾的觀影熱情也早就透支。業內人士呼吁電影應多元發展、百花齊放,各類型的創作都應該受到鼓勵,但市場選擇和影院排片本身就非常殘酷,尤其是在市場逐漸恢復期,行業對檔期的依賴效應非常強,只有《長空之王》《人生路不熟》這類強類型片才會受到市場重視,票房強上加強。
五一檔期市場在恢復,觀眾觀影需求也正在釋放,這種復蘇的勢頭將助推暑期檔、十一檔影市的票房成績走高。(師文靜)
關鍵詞: